皖政秘〔2019〕14號
省社會科學獎獎勵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于審定安徽省社會科學獎獲獎成果的請示》(皖社科獎辦字〔2018〕11號)悉。經研究,同意授予26項成果為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一等獎,授予82項成果為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二等獎,授予186項成果為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三等獎。
請你們會同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單位,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對獲獎人員、獲獎成果及我省支持社會科學發展相關政策措施的宣傳力度,引導全省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人民做學問理念,立時代潮頭,通古今變化,發思想先聲,多出精品力作,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為增強安徽社會科學影響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件: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獲獎成果名單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9年1月15日
附件
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
獲獎成果名單
一等獎(26項)
社科類(15項) |
||||
1 |
馬克思社會公正思想論 |
著作 |
汪盛玉 |
安徽師范大學 |
2 |
產業集聚與地區工資差距 ——基于我國269個城市的實證研究 |
論文 |
楊仁發 |
安徽大學 |
3 |
稅收主權與稅收專約的解釋依據 |
論文 |
劉永偉 |
安徽財經大學 |
4 |
古漢字發展論 |
著作 |
黃德寬等 |
安徽大學 |
5 |
明清徽州宗族與鄉村社會控制 |
著作 |
陳瑞 |
安徽省社會 科學院 |
6 |
中國“新大學”的崛起 |
著作 |
柳友榮 |
池州學院 |
7 |
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研究 |
論文 |
姚國榮、 陸林等 |
安徽師范大學 |
8 |
“四個全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研究 |
論文 |
邸乘光 |
安徽省社會 科學院 |
9 |
從“經學”走向“經典詮釋學” |
論文 |
彭啟福、 李后梅 |
安徽師范大學 |
10 |
產能利用、信貸擴張與投資行為——理論模型與經驗分析 |
論文 |
張前程等 |
安徽大學 |
11 |
基于互聯網+的大規模智能定制研究——青島紅領服飾與佛山維尚家具案例 |
論文 |
吳義爽等 |
安徽大學 |
12 |
傳銷抑或創新:太平洋直購案的法律解析 |
論文 |
朱慶 |
安徽大學 |
13 |
宋人著作五種征引《史記正義》佚文考索 |
著作 |
袁傳璋 |
安徽師范大學 |
14 |
鳳陽花鼓全書 |
著作 |
《鳳陽花鼓全書》編纂委員會 |
集體 |
15 |
透鏡中的宋代建筑 |
著作 |
陳軍 |
安徽工程大學 |
文學類(4項) |
||||
1 |
蘇中文學評論選(上下卷) |
文藝理論、評論 |
蘇中 |
安徽文藝理論 研究室 |
2 |
紅星糧店 |
中短篇小說 |
劉鵬艷 |
清明雜志社 |
3 |
麥子熟了 |
中短篇小說 |
許春樵 |
安徽文學藝術院 |
4 |
裂隙與巨眼 |
詩歌 |
陳先發 |
新華社安徽分社 |
藝術類(2項) |
||||
1 |
《板藍花兒開》 |
音樂 |
安徽省音樂家協會 |
集體 |
2 |
《安徽好人》 |
廣播劇 |
安徽廣播電視臺 |
集體 |
出版類(5項) |
||||
1 |
徽州文獻綜錄 |
圖書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集體 |
2 |
脊梁——女兒眼中的羅陽 |
圖書 |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
集體 |
3 |
自然語言計算機形式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
圖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
集體 |
4 |
中國藥理學通報 |
期刊 |
《中國藥理學通報》編輯部 |
集體 |
5 |
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收藏集粹 |
裝幀 設計 |
安徽美術出版社 |
集體 |
序號 |
成果名稱 |
門類 |
成果人 |
工作單位 |
二等獎(82項)
社科類(43項) |
||||
1 |
抗戰時期黨的理論工作者與毛澤東的理論互動 |
論文 |
張正光 |
安徽師范大學 |
2 |
民主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論爭 |
著作 |
高正禮 |
安徽師范大學 |
3 |
泛悖論與科學理論創新機制研究 |
著作 |
王習勝 |
安徽師范大學 |
4 |
改革開放以來辯證法研究范式的批判性反思 |
論文 |
張傳開、 干成俊 |
安徽師范大學 |
5 |
學習型預期與中國擴展的新菲利普斯曲線研究 |
論文 |
何啟志等 |
安徽財經大學 |
6 |
政府R&D資助效果、影響因素與資助對象選擇——基于促進企業R&D投入的視角 |
論文 |
廖信林等 |
安徽財經大學 |
7 |
醫療保險對農民工城市融入的影響分析 |
論文 |
秦立建等 |
安徽財經大學 |
8 |
內部控制與關系專用性投資——基于契約視角的實證研究 |
著作 |
林鐘高、 徐虹 |
安徽工業大學 |
9 |
基于隨機產出與隨機需求的農產品供應鏈風險共擔合同 |
論文 |
凌六一、 郭曉龍等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10 |
社會資本與艾滋病防治 |
著作 |
胡志、 秦俠 |
安徽醫科大學 |
11 |
我國基層社會矛盾預防與化解機制創新研究 |
論文 |
郭志遠 |
安徽大學 |
12 |
初次觸法少年恥感意識研究——基于自我的反身性思考 |
著作 |
俞寧、 姜紅 |
安徽農業大學 |
13 |
上博楚簡文字聲系 |
著作 |
徐在國 |
安徽大學 |
14 |
清代翰林院與文學研究 |
著作 |
潘務正 |
安徽師范大學 |
15 |
“詩家三李”論集 |
著作 |
余恕誠 |
安徽師范大學 |
16 |
文學思潮二十五年 |
著作 |
吳家榮 |
安徽大學 |
17 |
明清時期巢湖流域農業發展研究 |
著作 |
陳恩虎 |
巢湖學院 |
18 |
徽州刻書史長編 |
著作 |
徐學林 |
安徽省新聞出版 廣電局 |
19 |
論大學實踐教學體系 |
論文 |
時偉 |
亳州學院 |
20 |
均衡發展義務教育的理論內涵及實踐意蘊 |
論文 |
李宜江、 朱家存 |
安徽師范大學 |
21 |
知識型員工心理資本與開發研究 |
著作 |
魏榮 |
合肥工業大學 |
22 |
“十三五”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和風險防范研究 |
論文 |
吳成頌等 |
安徽大學 |
23 |
1921—1978:中國共產黨反腐政治體系構建的歷史實踐研究 |
著作 |
朱慶躍 |
淮北師范大學 |
24 |
道德批判與經濟批判之生成性統一:歷史唯物主義批判范式的內生邏輯及其當代觀照 |
論文 |
余京華 |
巢湖學院 |
25 |
地方保護、資源錯配與環境福利績效 |
論文 |
宋馬林等 |
安徽財經大學 |
26 |
跨境河流污染的“邊界效應”與減排政策效果研究 ——基于重點斷面水質監測周數據的檢驗 |
論文 |
李靜、 楊娜等 |
合肥工業大學 |
27 |
棉花產業鏈外部沖擊跟蹤調查及其縱向傳導研究 |
著作 |
肖雙喜 |
安徽農業大學 |
28 |
女性高管、會計行為與投資決策 |
著作 |
周澤將 |
安徽大學 |
29 |
技術差距視角下我國不同性質企業創新效率研究 |
論文 |
肖仁橋等 |
安徽財經大學 |
30 |
基于員工援助計劃模式的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
著作 |
劉貴勤 |
安徽行政學院 |
31 |
農村土地抵押法律問題研究 |
著作 |
胡建 |
安徽財經大學 |
32 |
中古漢譯佛經與漢語“父親”稱謂的來源 |
論文 |
儲泰松 |
安徽師范大學 |
33 |
從“山海經”到“幻燈片”:魯迅圖像觀的發生學考察——兼及“左翼圖像學”的創構 |
論文 |
許徐 |
合肥學院 |
34 |
元代詩學與盛唐氣象 |
論文 |
丁放 |
安徽大學 |
35 |
《五經正義》美學思想研究 |
著作 |
喬東義 |
安徽師范大學 |
36 |
群舒文化研究 |
著作 |
張愛冰、 魏國鋒等 |
安徽大學 |
37 |
中國近現代文官制度 |
著作 |
房列曙 |
安徽師范大學 |
38 |
徽州文化史 |
著作 |
翟屯建、 周曉光等 |
黃山市地方志辦公室 安徽大學 |
39 |
職前教師情緒復雜性對情緒面孔加工的影響——來自行為、ERP和眼動的證據 |
論文 |
汪海彬等 |
黃山學院 |
40 |
青少年道德學習 |
著作 |
桑青松 |
安徽師范大學 |
41 |
新常態下安徽產業轉型升級研究 |
著作 |
程惠英 |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
42 |
中國新媒體心理行為特征、影響及對策 |
論文 |
唐莉、 潘莉等 |
合肥工業大學 |
43 |
安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研究 |
論文 |
朱衛東、 汪文雋等 |
合肥工業大學 |
文學類(9項) |
||||
1 |
樓市 |
長篇 小說 |
楊小凡 |
安徽古井集團 |
2 |
跨文化的對話與想象:現代中國文學海外傳播與接受 |
文藝理論評論 |
楊四平 |
安徽師范大學 |
3 |
玻璃房 |
中短篇小說 |
朱斌峰 |
銅陵市文化和旅游 委員會 |
4 |
農民的眼睛 |
長篇 小說 |
苗秀俠 |
清明雜志社 |
5 |
魚的眼淚在飛 |
中短篇小說 |
孫志保 |
亳州市文聯 |
6 |
菩薩蠻 |
中短篇小說 |
洪放 |
合肥市文研所 |
7 |
人語驛邊橋 |
散文 雜文 |
王暉 |
合肥晚報社 |
8 |
淘氣大王董咚咚——羚羊快跑 |
兒童 文學 |
許諾晨 |
安徽文學藝術院 |
9 |
論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敘述的“十年情結” |
文藝理論評論 |
方維保 |
安徽師范大學 |
藝術類(15項) |
||||
1 |
《張恨水抗戰文學》 |
繪畫 |
吳為 |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
2 |
《清荷圖—晨嵐》 |
繪畫 |
高飛 |
安徽師范大學 |
3 |
《徽商與胡雪巖》 |
繪畫 |
張忠平 |
黃山市書畫院 |
4 |
《永走光明路》 |
繪畫 |
江冰 |
銅陵市書畫院 |
5 |
隸書劉勰文心雕龍句中堂 |
書法 |
杜鵬飛 |
黃山區文化館 |
6 |
《考研倒計時》 |
攝影 |
陳東 |
安慶師范大學 |
7 |
黃梅戲《不越雷池》 |
戲劇 |
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
集體 |
8 |
黃梅戲《青山鑒》 |
戲劇 |
桐城市黃梅戲劇團 |
集體 |
9 |
梆子戲《花好月圓》 |
戲劇 |
阜陽市演藝有限公司 |
集體 |
10 |
《渡江·1949》 |
音樂 |
安徽樂團 |
集體 |
11 |
《美好安徽》 |
音樂 |
阜陽市潁泉區文廣新局 |
集體 |
12 |
《天上的云兒》 |
音樂 |
馬鞍山市音樂家協會 |
集體 |
13 |
《下河底》 |
舞蹈 |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
集體 |
14 |
《一奶同胞》 |
曲藝 |
陳璐璐 |
合肥演藝股份 有限公司 |
15 |
《雪豹王子》 |
雜技 |
安徽省雜技團 |
集體 |
出版類(15項) |
||||
1 |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學 |
圖書 |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
集體 |
2 |
安徽文學史 |
圖書 |
安徽文藝出版社 |
集體 |
3 |
張英全書 |
圖書 |
安徽大學出版社 |
集體 |
4 |
中國變口目苔蟲 |
圖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出版社 |
集體 |
5 |
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 |
圖書 |
安徽美術出版社 |
集體 |
6 |
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創新性研究 |
圖書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集體 |
7 |
全宋詩輯補 |
圖書 |
黃山書社 |
集體 |
8 |
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系統演化 |
圖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
集體 |
9 |
清明 |
期刊 |
安徽清明雜志社 |
集體 |
10 |
化學物理學報(英文版) |
期刊 |
《化學物理學報》編輯部 |
集體 |
11 |
成本華——一個被遺忘的抗日女兵 |
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 |
安徽音像出版社 |
集體 |
12 |
唱響中國夢 |
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 |
時代新媒體出版社 |
集體 |
13 |
中國文房四寶 |
音像電子網絡 出版物 |
安徽音像出版社 |
集體 |
14 |
宣城家訓 |
印刷 復制 |
合肥華云印務有限公司 |
集體 |
15 |
結構動力學及其在航天工程中的應用 |
印刷 復制 |
安徽聯眾印刷有限公司 |
集體 |
序號 |
成果名稱 |
門類 |
成果人 |
工作單位 |
三等獎(186項)
社科類(88項) |
||||
1 |
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問題研究——當前地方黨委完善民主決策機制問題調查與思考 |
論文 |
楊根喬 |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
2 |
當代中國網絡政治文化發展態勢與構建策略 |
論文 |
張筱榮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3 |
說理教育法研究 |
著作 |
潘莉 |
合肥工業大學 |
4 |
當代中國日常生活維度的意識形態研究 |
著作 |
吳學琴等 |
安徽大學 |
5 |
道家與當代人生 |
論文 |
陸建華 |
安徽大學 |
6 |
禪宗北宗研究 |
著作 |
韓傳強 |
滁州學院 |
7 |
從理論理性到實踐理性——康德自由論 |
著作 |
胡萬年 |
巢湖學院 |
8 |
農民專業合作社可持續發展研究——基于后SCP范式 |
著作 |
孟楓平 |
安徽農業大學 |
9 |
中國農村公共品供給經濟思想研究 |
著作 |
張俊 |
安徽財經大學 |
10 |
納入能源環境因素的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再估算 |
論文 |
鄭麗琳等 |
安徽財經大學 |
11 |
中國財政政策產出效應的非對稱性研究 |
論文 |
儲德銀、 崔莉莉 |
安徽財經大學 |
12 |
基于宏觀審慎視角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預警研究 |
論文 |
楊俊龍、 孫韋 |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人民銀行合肥中心 支行 |
13 |
困難情境下組織冗余作用研究:兼談市場搜索強度的調節作用 |
論文 |
李曉翔等 |
安徽大學 |
14 |
會計穩健性選擇、資本成本與企業價值 |
論文 |
張淑英等 |
安徽科技學院 |
15 |
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
論文 |
翟勝寶等 |
安徽財經大學 |
16 |
Nash討價還價公平參考下的供應鏈優化決策 |
論文 |
杜少甫、 朱賈昂等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17 |
Web環境下的企業競爭情報獲取 |
著作 |
趙潔 |
安徽大學 |
18 |
企業轉型過程中的知識轉移影響機制研究 |
著作 |
余呈先 |
安慶師范大學 |
19 |
政府網站群服務績效評估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 |
著作 |
壽志勤 |
合肥工業大學 |
20 |
中國應怎樣認識拉美——國內相關研究動態與鏡鑒意義 |
論文 |
范和生 |
安徽大學 |
21 |
我國企業年金稅收優惠制度的適用與完善 |
論文 |
江玉榮 |
合肥學院 |
22 |
誘惑、懲罰與威懾:反壟斷法中的寬恕制度研究 |
著作 |
畢金平 |
安徽大學 |
23 |
當代中國政治文化論 |
著作 |
陳義平、 王建文 |
安徽大學 |
24 |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效性的制度邏輯——以檢查機關公訴權能為視角 |
論文 |
朱德宏 |
蚌埠學院 |
25 |
試析漢語方言入聲韻尾邊音化 |
論文 |
栗華益 |
安徽大學 |
26 |
現代悲劇經驗如何書寫—— 從《第七天》看英國馬克思主義悲劇理論的闡釋力 |
論文 |
韓清玉 |
安徽大學 |
27 |
苗語主觀非數量評價性的“NP1+ QUOTE |
論文 |
吳早生 |
安徽大學 |
28 |
唐蕃角力與盛唐西北邊塞詩 |
論文 |
王樹森 |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
29 |
龍眠風雅全編 |
著作 |
彭君華等 |
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 |
30 |
近代小說的政治修辭與語言表達 |
論文 |
方國武 |
安徽農業大學 |
31 |
甌北詩話校注 |
著作 |
江守義 李成玉 |
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神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32 |
解構主義視閾下的文化翻譯研究——以《紅樓夢》英譯本為例 |
著作 |
高玉蘭 |
淮北師范大學 |
33 |
天長三角圩墓地 |
著作 |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安徽省文物考古 研究所 |
34 |
明代旅游地理研究 |
著作 |
任喚麟 |
淮北師范大學 |
35 |
從《宣德十年月五星凌犯》看回回歷法在明朝的使用 |
論文 |
石云里等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36 |
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家庭與學校因素分析 |
論文 |
趙必華 |
安徽師范大學 |
37 |
改革開放30年我國體育公共服務供給模式轉型與現實選擇 |
論文 |
劉玉 |
阜陽師范學院 |
38 |
走向軟治理:基層政府治理能力建構 |
論文 |
周根才 |
中共長豐縣委黨校 |
39 |
課堂傳授的邏輯 |
著作 |
顧云虎 |
合肥師范學院 |
40 |
薛瑞萍母語課堂 |
著作 |
薛瑞萍 |
合肥市第62中學 |
41 |
走向應用技術型:趨勢與路徑 |
論文 |
許正宏 |
安徽科技學院 |
42 |
抓金寨促安徽扶貧開發政策研究 |
論文 |
欒敬東、 董春宇等 |
安徽農業大學 |
43 |
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思路研究 |
論文 |
蔣旭東、 田紅等 |
安徽省經濟研究院 安徽省氣候中心 |
44 |
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研究——以安徽省為例 |
著作 |
洪功翔、 沈宏超等 |
安徽工業大學 |
45 |
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研究 |
著作 |
孫自勝 |
淮南師范學院 |
46 |
“三不”反腐機制思想及其對實現中國夢的意義 |
論文 |
朱宗友 |
阜陽師范學院 |
47 |
方東美美學思想研究 |
著作 |
李春娟 |
合肥學院 |
48 |
梅洛——龐蒂具身性現象學研究 |
著作 |
燕燕 |
淮北師范大學 |
49 |
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代際傳遞變動趨勢:2002—2012 |
論文 |
徐曉紅 |
安徽大學 |
50 |
公平與效率的權衡: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 |
論文 |
余紅艷等 |
安徽財經大學 |
51 |
我國農村空心化問題的治理研究 |
著作 |
朱道才 |
安徽財經大學 |
52 |
中國城市群協調發展研究 ——基于競爭與合作的視角 |
著作 |
周加來、 李剛 |
安徽財經大學 |
53 |
中國貿易順差研究:結構、效應與可持續性 |
著作 |
殷功利 |
安慶師范大學 |
54 |
馬克思主義廣義轉形理論及模型新探 |
論文 |
榮兆梓、 李幫喜等 |
安徽大學 |
55 |
中等收入群體比重變動的因素分解——基于收入極化指數的經驗證據 |
論文 |
龍瑩 |
安徽大學 |
56 |
旅游業要素投入與資源配置效率——以安徽省區域旅游業為例 |
論文 |
鄭謙、 梁昌勇等 |
安徽科技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 |
57 |
戰略性新興產業情境下的企業商業模式動態轉換:基于太陽能光伏企業案例 |
論文 |
武光等 |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 |
58 |
差錯反感文化對員工創新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 |
論文 |
杜鵬程、 李敏等 |
安徽大學 |
59 |
Parrondo博弈——輸的組合會贏 |
著作 |
謝能剛、 王璐等 |
安徽工業大學 |
60 |
均值—方差模型具有一般不確定性下的最優資產組合選擇 |
論文 |
何朝林 |
安徽工程大學 |
61 |
國際法院解釋領土條約的 路徑、方法及其拓展 |
論文 |
張衛彬 |
安徽財經大學 |
62 |
回到科斯:法律經濟學理論探源 |
著作 |
高永周 |
安徽師范大學 |
63 |
清代理藩院的法律功能研究 |
著作 |
馬青連 |
安徽醫科大學 |
64 |
姚瑩《談藝圖》與桐城派的江南傳衍 |
論文 |
汪孔豐 |
安慶師范大學 |
65 |
“文外之旨”:從佛學到詩學的意義轉換 |
論文 |
劉運好 |
安徽師范大學 |
66 |
中國文學現代傳統的形成 |
著作 |
王達敏、 胡煥龍 |
安徽大學 淮南師范學院 |
67 |
《韻鏡》考論 |
著作 |
劉華江 |
皖西學院 |
68 |
歐美先鋒文學與中國當代先鋒小說 |
著作 |
王永兵 |
安慶師范大學 |
69 |
中國古典戲曲母題史 |
著作 |
王政 |
淮北師范大學 |
70 |
英語文海拾貝50題 |
著作 |
張同樂 |
安徽三聯學院 |
71 |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論綱 |
著作 |
趙凱、 韓清玉等 |
安徽大學 |
72 |
桐舊集 |
著作 |
楊懷志、 江小角等 |
安徽省桐城中學 安徽大學 |
73 |
明清魚鱗總圖匯考——以徽州魚鱗圖冊為中心 |
論文 |
汪慶元 |
安徽博物院 |
74 |
淮河流域水生態環境變遷與水事糾紛研究(1127—1949) |
著作 |
張崇旺 |
安徽大學 |
75 |
明清徽州人口與社會研究 |
著作 |
胡中生 |
安徽大學 |
76 |
徽商會館公所征信錄匯編 |
著作 |
李琳琦、 梁仁志 |
安徽師范大學 |
77 |
許村志 |
著作 |
許村志編纂委員會 |
集體 |
78 |
利益沖突視角下的體育糾紛及其解決機制 |
著作 |
高升 |
安徽師范大學 |
79 |
社會轉型期農民子女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均等問題研究 |
著作 |
程家福 |
安徽建筑大學 |
80 |
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青年教師發展研究 |
論文 |
吳長法、 鄔旭東 |
蚌埠學院 |
81 |
從管制走向服務: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中的政府角色 |
論文 |
錢志剛等 |
蚌埠醫學院 |
82 |
鄉賢文化為什么與我們漸行漸遠 |
論文 |
錢念孫 |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
83 |
新常態下中國體育產業政策調整研究 |
論文 |
姜同仁 |
安徽財經大學 |
84 |
應用型高校戰略聯盟發展路徑與模式研究 |
論文 |
夏美武、 徐月紅等 |
銅陵學院 |
85 |
皖北“四化”協調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難點及對策研究項目 |
論文 |
方銘勇、 郭偉等 |
安徽行政學院 |
86 |
構建皖北文化大旅游區研究 |
論文 |
張立馳、 張慧芳等 |
亳州學院 |
87 |
采取穩定脫貧措施建立長效扶貧機制 |
論文 |
張會恒等 |
安徽財經大學 |
88 |
民生工作研究報告 |
論文 |
昂永生、 姚先霞等 |
安徽行政學院 |
文學類(36項) |
||||
1 |
東門破 |
長篇 小說 |
郭明輝 |
安徽文學藝術院 |
2 |
因為痛,所以叫婚姻 |
長篇 小說 |
張塵舞 (張靜) |
無為縣濱湖小學 |
3 |
喇叭 |
長篇 小說 |
周恒 |
宿州市靈璧縣中醫院 |
4 |
手表 |
中短篇小說 |
錢玉亮 |
天長市博物館 |
5 |
桃花渡 |
中短篇小說 |
張子雨 |
安徽豁達律師事務所 |
6 |
微波蕩漾 |
中短篇小說 |
韋金山 |
作家天地雜志社 |
7 |
難以命名的鐵 |
詩歌 |
張勁松 |
合肥市宿松商會 |
8 |
渡江頌 |
詩歌 |
許澤夫 |
肥東縣委宣傳部 |
9 |
警犬·警豬·小神探 |
兒童 文學 |
楊老黑 (楊永超) |
亳州市公安局 |
10 |
前朝舊事:晚清風云人物 |
散文 雜文 |
潘小平 |
安徽省作協 |
11 |
翻皮球 |
散文 雜文 |
梁小斌 |
自由撰稿人 |
12 |
被收繳的語文 |
散文 雜文 |
吳忌 |
宿松縣第二中學 |
13 |
究竟是誰侵犯了誰? |
散文 雜文 |
嚴歌平 |
馬鞍山市文聯 |
14 |
和悅洲,小上海 |
散文 雜文 |
黃復彩 |
安慶晚報社 |
15 |
臨湖:太平湖攝手記 |
散文 雜文 |
項麗敏 |
太平湖管委會 |
16 |
故鄉失落的鳥 |
散文 雜文 |
談正衡 |
蕪湖日報社 |
17 |
豆綠與美人霽 |
散文 雜文 |
胡竹峰 |
安徽商報社 |
18 |
小說反諷敘事——基于中國新時期的研究 |
文藝理論評論 |
陳振華 |
安徽新華學院 |
19 |
沉默的群山 |
長篇 小說 |
許祚祿 |
蕪湖龍星生物 有限公司 |
20 |
煙雨黃梅 |
長篇 小說 |
孔陽 |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
21 |
一半人聲,一半犬吠 |
中短篇小說 |
李國彬 |
安徽文學雜志社 |
22 |
我聞如是 |
詩歌 |
木葉 (王永華) |
清明雜志社 |
23 |
城市的氣味 |
散文 雜文 |
蘇北 (陳立新) |
中國農業銀行 安徽分行 |
24 |
異瞳 |
長篇 小說 |
趙焰 |
安徽商報社 |
25 |
大澤鄉 |
長篇 小說 |
謝思球 |
銅陵市樅陽縣文聯 |
26 |
許敏詩選 |
詩歌 |
許敏 (許正敏) |
合肥市公安局 新聞中心 |
27 |
在塵埃中綻放 |
散文 雜文 |
郭翠華 (華子) |
作家天地雜志社 |
28 |
逃離 |
中短篇小說 |
余同友 |
安徽省作家協會 |
29 |
我的音樂生涯 |
文藝理論評論 |
時白林 |
安徽省藝術研究院 |
30 |
密碼日記 |
長篇 小說 |
周艷 |
安徽師范大學 |
31 |
操守 |
中短篇小說 |
陳斌先 |
六安市文聯 |
32 |
《耶路撒冷》:重建精神信仰的“冒犯”之書 |
文藝理論評論 |
江飛 |
安慶師范大學 |
33 |
伙牛 |
中短篇小說 |
趙宏興 |
清明雜志社 |
34 |
春天的欲望 |
中短篇小說 |
曹多勇 |
安徽文學藝術院 |
35 |
禁毒專班 |
報告 文學 |
劉楚仁 |
宿州市公安局 |
36 |
“許輝散文典藏”系列 |
散文 雜文 |
許輝 |
安徽省作家協會 |
藝術類(31項) |
||||
1 |
《宏村·今日無霾》 |
繪畫 |
傅強 |
安徽大學 |
2 |
《民生工程惠萬家》 |
繪畫 |
林琳 |
亳州市書畫院 |
3 |
《潛光》 |
繪畫 |
張飚 |
阜陽師范學院 |
4 |
《孫家鼐與京師大學堂》 |
繪畫 |
耿廣春 |
淮南畫院 |
5 |
《花樣年華》 |
繪畫 |
曹培芹 |
滁州市文聯 |
6 |
《癡絕徽州·家》 |
繪畫 |
周群 |
安徽師范大學 |
7 |
《兄弟碧血映紅旗》 |
繪畫 |
凌曉星 |
安慶師范大學 |
8 |
《午后》 |
繪畫 |
甘興義 |
淮北師范大學 |
9 |
《天天向上》 |
繪畫 |
童鵬 |
滁州學院 |
10 |
《故鄉遺夢》 |
繪畫 |
宋江 |
池州市貴池區文聯 |
11 |
古詩一首(行書) |
書法 |
盧祖江 |
宣城市書畫院 |
12 |
《隨園詩話》 |
書法 |
徐士彬 |
滁州市文聯 |
13 |
《陋室銘》 |
書法 |
汪敏文 |
馬鞍山太白書畫院 |
14 |
《父親的一天》 |
雕塑 |
巫瀾 |
安徽師范大學 |
15 |
《天山筑路人》 |
攝影 |
戴玉凱 |
馬鞍山市國家稅務局 |
16 |
兒童劇《江淮好少年》 |
戲劇 |
合肥演藝股份有限公司 |
集體 |
17 |
大型廬劇現代戲《信義人家》 |
戲劇 |
六安市皖西演藝傳媒有限公司 |
集體 |
18 |
黃梅戲《鳳鳴宏村》 |
戲劇 |
馬鞍山市藝術劇院有限公司 |
集體 |
19 |
黃梅小戲《桃花謠》 |
戲劇 |
當涂縣黃梅戲演藝有限公司 |
集體 |
20 |
泗州戲《萬家燈火》 |
戲劇 |
宿州市泗州戲劇團 |
集體 |
21 |
泗州戲《一罐黃金》 |
戲劇 |
安徽省泗州戲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
集體 |
22 |
黃梅戲清唱劇《漢宮秋》 |
戲劇 |
安徽省藝術研究院 |
集體 |
23 |
《最美的老師媽媽》 |
音樂 |
童方 |
合肥市通用技術學校 |
24 |
《我會做個乖小孩》 |
音樂 |
六安市文藝創作研究室 |
集體 |
25 |
《弄弦》 |
音樂 |
方權一 |
安徽師范大學 |
26 |
《雕刻徽州》 |
音樂 |
黃山市藝術劇院有限 公司 |
集體 |
27 |
《花鼓佬》 |
舞蹈 |
安徽省歌舞劇院 |
集體 |
28 |
《巧手慧心》 |
舞蹈 |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
集體 |
29 |
《快樂微信群》 |
曲藝 |
高乾 |
合肥演藝股份 有限公司 |
30 |
《虎口拔牙》 |
電視劇 |
安徽五星東方影視投資有限公司 |
集體 |
31 |
《十二生肖城市英雄》 |
電影 |
安徽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集體 |
出版類(31項) |
||||
1 |
九章筭術新校 |
圖書 |
中國科學 技術大學 出版社 |
集體 |
2 |
明清徽州宗族與鄉村社會控制 |
圖書 |
安徽大學出版社 |
集體 |
3 |
中國低碳農業發展及其政策研究 |
圖書 |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
集體 |
4 |
中國歌劇音樂劇通史 |
圖書 |
安徽文藝 出版社 |
集體 |
5 |
鑒古證今——傳統工藝與科技考古文萃 |
圖書 |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
集體 |
6 |
MRI診斷與臨床——中樞神經、頭頸及骨骼肌肉 |
圖書 |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
集體 |
7 |
中國花鼓燈 |
圖書 |
安徽教育 出版社 |
集體 |
8 |
我和鐵車 |
圖書 |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
集體 |
9 |
茅盾全集 |
圖書 |
黃山書社 |
集體 |
10 |
紅色中國(升級紀念版)·偷劇本的學徒 |
圖書 |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
集體 |
11 |
安徽方言研究叢書 |
圖書 |
安徽教育 出版社 |
集體 |
12 |
王茂蔭年譜 |
圖書 |
安徽人民 出版社 |
集體 |
13 |
徽學文庫 |
圖書 |
安徽大學 出版社 |
集體 |
14 |
腫瘤綜合治療學 |
圖書 |
安徽科學 技術出版社 |
集體 |
15 |
筆墨長城——宣傳畫里的中國抗戰叢書(3卷) |
圖書 |
安徽人民 出版社 |
集體 |
16 |
祖保泉詩文理論研究論集 |
圖書 |
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 |
集體 |
17 |
白霧 |
圖書 |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
集體 |
18 |
維果茨基全集 |
圖書 |
安徽教育 出版社 |
集體 |
19 |
淮南泉大資源枯竭礦區生態環境與修復工程實踐 |
圖書 |
安徽大學 出版社 |
集體 |
20 |
流體機械 |
期刊 |
《流體機械》編輯部 |
集體 |
21 |
江淮論壇 |
期刊 |
江淮論壇雜志社 |
集體 |
22 |
少年博覽 |
期刊 |
安徽少年博覽雜志社 |
集體 |
23 |
鄭玉巧講育兒經 |
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 |
時代新媒體出版社 |
集體 |
24 |
我們的價值觀 |
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 |
時代新媒體出版社 |
集體 |
25 |
追夢大別山——改革開放三十年扶貧紀實 |
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 |
時代新媒體出版社 |
集體 |
26 |
阿諾樂智島系列 |
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 |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
集體 |
27 |
揚州盆景藝術 |
印刷 復制 |
安徽省地質印刷廠 |
集體 |
28 |
中國藝術批評通史·清代卷 |
印刷 復制 |
安徽新華 印刷股份 有限公司 |
集體 |
29 |
中國徽州文書·民國編(第二輯)(共十卷) |
裝幀 設計 |
合肥工業 大學出版社 |
集體 |
30 |
好好玩神奇的生命立體書 |
裝幀 設計 |
安徽少年 兒童出版社 |
集體 |
31 |
昆戲集存乙編 |
裝幀 設計 |
黃山書社 |
集體 |
序號 |
成果名稱 |
門類 |
成果人 |
工作單位 |
信息來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站